《区域音乐史编纂的方向与方法》——中国音乐学院博士赵仲明教授到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作者: 时间:2023-05-26 点击数:

2023年5月23日15时,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主办、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讲座《区域音乐史编纂的方法与方法》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

本次讲座主讲人为云南艺术学院柔性引进人才、中国音乐学院博士赵仲明教授,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任秀蕾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音乐学院及民族艺术研究院的师生莅临讲座现场。讲座初始,任秀蕾教授向大家隆重介绍了赵仲明教授,并对赵教授能够在百忙之中莅临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本次讲座,赵仲明教授主要从区域音乐史的概念、研究现状、文学史料、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述。

首先,赵仲明教授对区域音乐史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所谓区域音乐史,即相对于国家层面的整体音乐史而存在的省、市、自治区、县、民族、地方的音乐通史、音乐志、音乐断代史或者音乐专题史。

随后,对区域音乐史在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中国区域音乐史的编纂和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本问世的区域音乐史著作是台湾音乐学家许常惠的《台中县音乐发展史》,自此,两岸三地华人音乐学家的区域音乐史研究持续升温,迄今为止,其研究已蔚然成风,成果迭出。通过对目前区域音乐史研究情况的厘清并与整体音乐史研究相比,赵仲明教授认为区域史研究既需有特定空间的“小传统”“小历史”,同时也需要将其置于整体史的视野和框架内进行审视,并注重地方文献史料的搜集和利用,运用跨学科的方式呈现出“活态”研究。

赵仲明教授认为迄今为止,鉴于区域音乐史研究者的史学观念、方法论取向、历史书写中的问题意识、叙事方法等仍存在需要讨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赵仲明教授从“区域音乐史编纂的文献史料、区域音乐史编纂的方法论、区域音乐史的史学叙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结合云南古代、近现代的音乐遗存、文物、音乐习俗、音乐家及音乐文化事象等,提出研究和编纂云南音乐史的初步理论构想。赵仲明教授提出:在云南如此得天独厚的丰富物产下,改革开放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云南本土作曲家、表演艺术家以及理论家都是云南音乐研究与编纂不可避免的话题。云南的史学家对史料的拓展和史料裁断,应呈现出严肃的历史编纂和有思想深度的史学叙事,值得每一位有志于云南音乐史研究和编纂的同仁们共勉。借用何兆武老师的话并不是有了活生生的历史,就会有活生生的历史学;而是只有有了活生生的历史学,然后才有活生生的历史。

图一:赵仲明教授照片

本次讲座设有提问环节。在此环节中,赵仲明教授客观又耐心细致地与在场的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并就提出的问题予以一一解答。包括国乐系系主任王静老师提出的“口述资料能否作为史料使用的客观性问题”、2022级音乐学系本科生刘健明提出的“如何才能平衡对多民族音乐的研究”、2022级研究生林垠君提出的“如何看待口述音乐史与田野调查法边界泛化的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赵仲明教授认为口述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必须在史学视角下进行历史的互证、核实、校对;第二个问题则回应了跳脱出“单一化民族主义”的思维模式,全面了解云南民族音乐史目标;第三个问题提出史学家要有史学品格,坚守史学的方法论,在研究过程中要有褒有贬,现场讨论气氛极为热烈,老师同学们的疑惑通过赵仲明教授的解答解开了老师同学们的疑惑。

 

图二:讲座提问照片

(顺序:国乐系王静、李贵中老师,2022级研究生马驰云,2022级研究生林垠君,2022级本科生刘健明。)

本次讲座的开展,不仅让教师及学生们对云南区域音乐史研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云南艺术学院的音乐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方法方向和有力支持,同时让学者们意识到应对云南文化予以高度重视、认同和欣赏,贡献身处这片土地的一份力量。

图三:部分师生与赵仲明教授合影

文:林垠君

版权所有© 云南艺术学院    滇ICP备05001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