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美育教育深度融合,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与昆明市第三中学党委以“党建+美育”为纽带,创新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基层党建共建模式。近年来,双方联合举办的"高雅音乐进校园"交响音乐会活动,成为双方党组织共建共育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提供了鲜活样本。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深耕艺术教育领域,拥有一支由党员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艺术教育团队;昆明市第三中学党委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双方党组织深刻认识到,通过党组织共建能够有效打通高校专业资源与中学基础教育的壁垒,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美育育人实效,共同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

2025年11月11日19:00,昆三中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云南艺术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指挥杨凯带领乐团师生,为昆三中千余名师生呈现了一场震撼心灵的交响盛宴。作为双方党组织共建的年度重点项目,本场音乐会具有三大特色:
一是专业水准的艺术呈现。作为云南省高校唯一双管编制的交响乐团,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党员教师领衔,团队2024年获得云南省高水平艺术团荣誉称号。当晚演出涵盖《钢铁洪流进行曲》《我的祖国》等经典曲目,从激昂的军旅乐章到深沉的家国情怀,从《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异域风情到《驯龙高手》的电影配乐,通过多样化的曲库设计实现艺术启蒙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是互动融合的教学创新。演出间隙设置的“交响乐知识课堂”成为一大亮点。指挥杨凯老师以问答互动形式,生动讲解双管编制、乐器分组等专业知识,现场向踊跃参与的同学赠予指挥棒等,象征艺术火种的传递。这种“演出+讲解”的模式,有效消除了高雅艺术与青少年间的距离感,使音乐会成为沉浸式美育课堂。
三是红色基因的美育浸润。音乐会特别选取《钢铁洪流进行曲》《我的祖国》等红色经典作品,通过交响艺术的表现力,将革命历史、家国情怀转化为直抵心灵的艺术语言。当《我的祖国》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全场师生自发跟唱,形成跨越年龄的情感共鸣,实现了“音乐思政”的润物无声。

通过本次以高雅艺术进校园为契机的党组织共建活动,双方确立了将持续深化合作共建的蓝图目标,如课程共建工程,联合开发校本教材,由音乐学院党员教师编写教学大纲并录制示范课程;师资共育计划,每年选派3-5名昆三中艺术教师到音乐学院跟岗学习,参与乐团排练与艺术实践;实施品牌延伸行动,在交响音乐会基础上,拓展“民族音乐进校园”“艺术名家讲堂”等子品牌,构建全方位美育体系。
接下来,双方将继续探索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路径,让高雅艺术之花在校园绽放,让美育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文:杨凯
一审一校: 刘璟
二审二校:肖本俊
三审三校:童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