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7日,由云南艺术学院团委、音乐学院与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薪火公益·希望工程快乐音乐项目”乡村美育帮扶活动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圆满收官。

本次美育帮扶支教活动以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合唱排练”教学实践为核心,由音乐学院教授尹伟带队,9名师生分3个小组深入红河州屏边县10所乡村小学,通过“打造特色音乐内容、组建童声合唱团、提升乡村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三位一体模式,为屏边县乡村音乐教育注入专业动能。

以“美”为桥,让乡村儿童触摸音乐的温度。采用“感知-模仿-表达”的阶梯式教学法,从拍手掌感受节奏的“跳跃之美”,到模仿钢琴声感受旋律的“流动之美”,再到分声部演唱感受和声的“和谐之美”,最后通过表情、动作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之美”。这种“沉浸式”教学让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正确的歌唱方法,更学会了如何感受美。
以“教”为根,让乡村教师掌握美育的方法。针对当地师资“专业缺口”问题,此次支教采用“跟堂指导+专题培训”的方式,让乡村教师全程参与教学过程。通过“案例分析+实操练习”,让乡村教师掌握基本的合唱教学方法。
以“合”为要,让乡村美育融入振兴的脉络。通过搭建“公益组织-高校-乡村学校”的美育联动平台,实现双向联动,让乡村音乐教育不再孤立无援,更让美育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当合唱团成为乡村的文化名片时,乡村振兴便有了更深厚的精神力量。

今年6月,35名屏边县乡村小学音乐教师到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较好地提升了屏边县乡村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本次活动9名师生分3个小组深入红河州屏边县10所乡村小学,进一步为当地乡村音乐教育的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让专业美育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持续生根发芽,助力乡村儿童在音乐的滋养下健康成长,共惠及屏边县乡村青少年5700余人。未来,音乐学院将进一步引领广大师生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帮助乡村小学音乐教师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走深做实美育赋能乡村振兴。
文:尹伟、高雪红
图:赖寒
一审一校:刘璟
二审二校:肖本俊
三审三校:童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