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创新改革与实践专题研讨会“非遗之外——当下流行音乐语境中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与传承”工作坊系列活动(五)

作者: 时间:2021-05-06 点击数:

424日下午1530在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编审,中国出版集团出版社音乐总监、中宣部出版局“十三五”重点出版物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赵仲明教授为音乐学院师生做了题为《中国民族声乐文献导读》的学术讲座,由音乐学院师向宁副院长主持,音乐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专任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

 

 

赵仲明教授做《中国民族声乐文献导读》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赵仲明教授对“声乐”这一概念进行阐述,他认为“声乐”是一个外来词,其对应的英文是“Vocal Music”; 在中文文献里,“声乐”的理论概念和相近的文字表述有“唱歌”“歌唱”“演唱”“歌曲”以及“唱腔”“声腔”“用腔”“润腔”等。

 

 

赵仲明教授生动的现场讲座

 

接着赵仲明教授以古代、近现代、当代文献史料为依据,对中国民族声乐及“润腔”研究进行概要式分类梳理、导读,以期帮助大家对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声乐理论遗产建立初步的理性认识,在构建中国民族声乐理论的实践中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

 

 

赵仲明教授生动的现场讲座

 

赵教授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为我们筛选出大量关于民族声乐的重要文献,如先秦时期的《乐记》《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吕氏春秋》《淮南子》等;秦汉时期的《汉书·艺文志 》《宋书·乐志》《文心雕龙》;隋唐时期的《北堂书钞》《教坊记》《乐府杂录》;宋元时期的《乐书》《乐府诗集》;明清时期的《曲律》《度曲须知》《曲律》《闲情偶寄》《乐府传声》《唱论》等。直至近现代 《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戏曲传统声乐艺术》《中国古典诗词曲谱选释》的出版发行,大量的史料记载了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轨迹、教学方法、乃至作品内容,为开展民族声乐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赵仲明教授生动的现场讲座

 

赵仲明教授不仅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中国戏曲声腔、民间小调与当地方言发音的密切联系,而且还与现场师生展开热烈互动,通过观众亲自解读文献的方式,来让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超强超前的民族声乐教育理念。

 

 

赵仲明教授生动的现场讲座

 

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从“西学东渐”的 “土” “洋” 之争,到今天重视传统文化的复归与民族声乐理论的重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要求的:“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赵仲明教授指出,云南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创新改革与实践,一定要立足当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结合地域优势,深度挖掘和解读文献资料,希望民族声乐研究的案例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好的研究思路。

 

 

赵仲明教授生动的现场讲座

 

此次讲座,开拓了音乐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对如何培养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认识,不仅使声乐师生受益匪浅,音乐表演专业下所有专业方向的师生也都获益良多。讲座强调文献解读对研究的重要性,它使我们的研究不再无据可查,也使我们的研究能够再续前缘,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进一步坚定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决心。

赵仲明教授表示“中国民族声乐的理论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研究和努力,中国民族声乐才能跻身于世界声乐理论之林并发挥中国民族声乐的理论特色和艺术特色。”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师生参与

 


最后,师向宁副院长进行总结,此次讲座,含金量高,容量大,涉及面广,通过赵教授的宣讲,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及传承的重要性。感谢赵教授对如何培养云南民族音乐人才出谋划策,认为他的箴言良策对我们调整定位及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学和老师们一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赵教授的精彩讲解,在依依不舍的气氛中,讲座落下帷幕。


 

 

 

 

 

撰稿:音乐学院王静老师

          审核:音乐学院李毓辉老师

图片:音乐学院赵富飞老师、陈亚龙

影视学院伍婷婷、陈晔卿

 

 

版权所有© 云南艺术学院    滇ICP备050012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