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综述|“守正创新、育人于行”——云南省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两个结合”语境下《云南少数民族电影音乐鉴赏》课程建设

作者: 时间:2023-04-10 点击数:

2023年4月1日16时30分,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主办的讲座暨云南省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两个结合”语境下《云南少数民族电影音乐鉴赏》在音乐学院教学楼B206安康音乐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以线下渠道的形式为主,共计两百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图一:《云南少数民族电影音乐鉴赏》讲座

本次讲座在形式上采取了非传统性质的“圆桌讲坛”,共有四位主讲人,分别是: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文化名家、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林林教授;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侯静宜教授;云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瑞琪博士;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方向博士后、云南省高层次引进人才苏毅苗教授。

 

图二:林林教授主持讲座

图三: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林林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从“党建+思政+艺术”知行耦合的角度,在“两个结合”语境下,以全新的视角重新深刻理解《云南少数民族电影音乐》丰富的时代内涵,在全面提升党建理论水平和音乐素养的同时,立足云南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更大、更高、更远的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云南篇章。

接着,陈瑞琪教授分享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这“两个结合”生成的思想文化为引领的伟大历史进程和正确发展道路。

 

图四:本次讲座的“背景阐释与理论依托”

同时,林林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一系列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经典影片以及对应插曲。其中,本次讲座主要选取的是电影《阿诗玛》以及其对应配乐《长湖水、清又凉》《马铃儿响来玉鸟唱》与电影《五朵金花》以及其对应配乐《蝴蝶泉边》。

陈瑞琪教授继而分享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本次讲座所选择的两部电影以及其中的经典配乐是极为鲜活的思政课素材,其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术精品弘扬中国精神”的主题,这样的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加强音乐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宣传、教学及人才培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且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关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的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要从文艺学的角度出发做一些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在本次讲座的第一部分,林林教授从“鉴赏与感知”的角度集中介绍了拍摄于1959年的影片《五朵金花》与拍摄于1964年的影片《阿诗玛》这两部经典之作的相关概况信息,并由此引出了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广大青年学生的文化涵养塑造、文化知识学习、文化传播融合等现实方面的重要作用。

苏毅苗教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切入点,将影片《阿诗玛》以及其经典配乐《长湖水、清又凉》《马铃儿响来玉鸟唱》结合其团队前往石林县长湖镇宜政村拜访阿诗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玉芳老师的全过程田野实录,全方位、多层次地将阿诗玛非遗艺术的诞生背景、艺术特色、文化意义、思政效能等方面极为生动具体地向大家展现出来,并结合本次讲座的分享主题——影片《阿诗玛》,进行了基于阿诗玛非遗艺术与影片《阿诗玛》的对比,将两者在取材来源、故事创编、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性展开了细致的分享。

 

图五:“阿诗玛”非遗艺术田野实录

侯静宜教授紧扣“守正创新”的讲座主题,从音乐创作与分析的角度入手,将影片《阿诗玛》的两首配乐《长湖水、清又凉》与《马铃儿响来玉鸟唱》进行了基于核心音列进行的分析与扩展,将音乐本体分析的视角与民族音乐元素的实际运用紧密结合,将这两首经典配乐的谱例从节拍节奏、旋律线条、乐曲结构以及歌词用语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剖析。

在讲座第一部分的尾声,随着两组同学对于《长湖水、清又凉》与《马铃儿响来玉鸟唱》这两部作品的分别演唱,林林教授对两组同学进行了在演唱技巧、情感运用、神态动作等具体方面的指点,并提出了“理论辨析与演唱赏析兼备”的形式是本次讲座探寻传统思政课程转型与改革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同时,林林教授结合影片《阿诗玛》的实景拍摄地——长湖镇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以及优美自然风光,将阿诗玛诞生地的相关背景故事作了详细的分享。

 

图六:《长湖水、清又凉》演唱实践

 

图七:《马铃儿响来玉鸟唱》演唱实践

 

图八:民族服饰展示

最后,陈瑞琪博士结合讲座第一部分的理论呈现与歌唱实践,对影片《阿诗玛》与阿诗玛非遗艺术在文化传承、创新建构等方面做了全面的总结,《阿诗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叙事长诗到电影的创作加工是在恒定性和活态流变性的对立统一中发展而来的,电影对叙事长诗的创新亦是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题中之意。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才使得其配乐《长湖水清又凉》《马铃儿响来玉鸟唱》至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不仅有利于着眼云南文化资源的集聚,也十分利于云南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转化。

在本次讲座的第二部分,陈瑞琪博士将影片《五朵金花》结合其摄录地——云南大理的美丽自然景观做了极为详细的介绍,不仅将电影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民族文化展现出来,更是由小及大,使得与会众人对于云南生态资源数量的丰富性与战略资源地位的重要性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苏毅苗教授围绕影片《五朵金花》的现实意义,分享了来源于影片且经过提炼加工之后的思想情感,并指出《五朵金花》电影成为经典之作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它能鲜明地反映出当时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与质朴动人的真挚情感。

侯静宜教授从音乐创作的角度继而指出,影片《五朵金花》成功的原因离不开其经典配乐《蝴蝶泉边》,而《蝴蝶泉边》这首配乐成功的原因是在于其相关音乐元素创作与设计的巧妙构思,即:优美动人的旋律、合理布局的调性、充满诗意的唱词等对于剧中人物形象起到的塑造与映衬作用。

在讲座第二部分的尾声,两位同学通过实际演唱形象生动地还原了剧中男女主人公的荧幕形象。林林教授结合个人的演唱实践经验与视频展示,从演唱技巧的运用、审美价值的烘托以及民族特性的表征等方面对两位同学的演唱展示进行了富有深度的点评。

 

图九:《蝴蝶泉边》演唱实践

在本次讲座的结尾部分,林林教授、侯静宜教授、陈瑞琪博士、苏毅苗教授四位主讲人分别从媒介创新、载体创新、理论创新、视角创新的不同维度对电影音乐与思政效能的实际交汇与理论互融做了基于上述不同视角的归纳和阐析。

 

图十:“不同维度”的创新体现

图十一:讲座全体人员合影

2023年4月1日19时由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主办,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承办的云南省课程思政教改项目“两个结合”语境下《云南少数民族电影音乐鉴赏》课程建设——专场音乐会在安康音乐厅圆满举办。音乐会现场掌声雷动、反响热烈。十首经典曲目,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为在场观众带去了一场兼具“艺术性”与“思政性”的文化盛宴。

 

图十二:音乐会宣传海报

 

图十三:音乐会全体人员合影

撰稿:马驰云

审稿:林林、苏毅苗

图片:李宜涧、马驰云

版权所有© 云南艺术学院    滇ICP备05001258号